大輪金剛陀羅尼(誦二十一遍)

 

 

 

拿摩皈命司得里牙提維嘎難.打他噶打.如來海眾種子維喇及.維喇及無垢.極靜嘛哈.割喇.大輪及里金剛三昧灑打.灑打勇猛.極勇灑喇得.灑喇得堅固.極堅得喇夷.得喇夷大乘.極大乘維達嘛你智思維三槃戛你正破壞得喇嘛底三慧細達.成就搿里.上勝得覽

20078302141430408  

 

文殊師利是梵語「Man~jusri」的音譯,簡稱文殊,意譯為「妙德」或「妙吉祥」,因為他出生時家中出現了許多瑞相,故以此而得名。

  文殊是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,他的相貌莊嚴,具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他是智慧的化身,隨佛出家後,自然而然地便成為眾佛弟子中的上首,在菩薩眾中也堪稱為第一大士,其被視為如來法王之子,故又有「法王子」的尊稱。

 

 在大乘佛教裡,文殊常與普賢菩薩侍佛左右。文殊在左,代表智、慧、證;普賢侍右,代表理、定、行,二者共詮如來理智、定慧、行證的完備圓滿,而三者則共稱為「華嚴三聖」。

一般常見的文殊菩薩相多為頭頂五髻的童子形貌,表示如來五智久已成就,但以本願因緣故,示作童真法王子形貌。此外,菩薩右手執持金剛寶劍,表示以智慧劍斷除一切無明煩惱,左手端握青色蓮花,花中安放《般若經》一部,表示不染諸法三昧,以心無所住故,即見實相。菩薩亦常以獅子為座騎,獅子表示智慧之力威猛無比;或以蓮花為台座,表示清淨無垢染;或乘金色孔雀,比喻飛揚自在。

在中國,佛寺道場中的僧堂或戒壇,偶爾可以看到現出家僧貌的文殊相,僧形文殊主要是以弟子的身分,協助佛陀推行教化。

三世覺母

 文殊菩薩雖現菩薩身,實則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當中皆已成佛,如過去世號為「龍種上尊王如來」,現在世則為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」,未來世則號「普現佛」,以是之故文殊又被稱作「三世覺母」。

  在許多經典中,都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、諸佛之母,不僅因其智慧超群,更因其悲願深廣。文殊曾發誓言:「諸佛之中,若有一位,從初發心以至圓成佛道,非文殊之所勸發,文殊則不成佛。」由此可見其度眾悲願之廣大。

在《佛說放缽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亦曾說言:「今我得佛,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。過去無央數佛,皆是文殊師利弟子,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。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,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。」

  在《處胎經》中文殊也說:「昔為能仁師,今為佛弟子,二尊不並化,故我為菩薩。」在過去世,文殊曾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,但是因為一個世界只能有一位法王教化,所以在此娑婆世界文殊只好權居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位。


智慧冠群品


 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舉凡大乘法會文殊幾乎都參與其中,協助佛陀宣揚大乘教理。從經典中的記載,在在顯露出文殊菩薩的絕妙睿智與靈巧說機。


 例如在《華嚴經》中,善財童子就是受到文殊的菩薩的鼓勵,立志學習大乘佛教的普賢行,因而南行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。而在《妙法蓮華經》中,當佛眉間放白毫相光時,唯有文殊菩薩知佛深意,即請佛陀宣揚法音,倡導圓乘佛性,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礎。而在《維摩詰經》中,維摩詰生病,佛陀座下諸大弟子及大菩薩都不敢去探病,因為他們都曾經被維摩詰訶斥過,最後只有文殊當仁不讓,率領眾人前去,並和維摩詰暢論不二法門之理。


除此之外,佛陀時代的許多小乘行者,也是得力於文殊的協助教化而回小向大。例如靈山會上五百比丘,在證得宿命通後,因為見到自己過去所造的種種重罪,而心生憂悔,不能更進一步了解無生法忍的道理。文殊為了教化眾人,於是手拿利劍逼向佛陀,佛陀即藉機開示:「一切法如幻如化,無我無人,為誰殺而受殃?」眾人聞法,當下悟知宿罪皆如幻化,也因此而體證無生法忍。


現身五台山


 據《寶藏陀羅尼經》的記載,世尊曾告訴金剛密跡主:「我滅度以後,在南瞻部洲的東北方,有個國家名叫震旦,國中有座五頂山,文殊童子會在山中遊化,為諸眾生大說法要。」

我國山西五台山,即是經中所謂的五頂山,亦即文殊菩薩應化現身的道場。傳說東漢明帝時,從西天來的摩騰、竺法蘭二位聖者,曾以天眼看到文殊菩薩住於此山。自古以來,五台山便是十方僧俗朝聖的地方,亦曾發生許多關於文殊菩薩現身的公案。


南北朝時,文殊菩薩曾化身貧女,帶著二位童子侍者及其座下獅子化身的狗,去參加五台山一年一度的無遮齋會。貧女最初只拿到三份齋糧,吃完之後又去幫狗要了一份,最後還說肚子裡的小孩也該有一份。貧女不斷地索討食物,引起了分發齋糧信眾的不悅,不但面露惡色而且出言不遜。


為了啟示大眾平等施食的真義,貧女便踴身空中,化現文殊菩薩形像,並說偈言:「眾生學平等,心隨萬境波,百骸具捨棄,其如愛憎何?」只有從內心真正地恭敬供養每位眾生,才是真正的平等。之後,菩薩更留下髮舍利,讓眾生起塔供養,這座塔現在仍留存在五台山大塔院寺的東邊,作為菩薩教化眾生的功德見證。


化身寒山大士


唐朝時的寒山子,他獨居在五台山的一個寒巖幽窟當中,平常則和附近國清寺的豐干、拾得為伍。寒山的行逕極為怪誕,幾近於顛狂,他的衣著破舊不堪,臉色蒼白憔悴,每次來到國清寺,不是在廊下徐步慢走,就是對著天空大吼大叫。吟詩唱偈似乎是他最大的樂趣,他的詩偈也都深具意涵。


有一次台州刺史閭丘胤身患重疾,群醫束手無策,幸蒙國清寺豐干禪師相救才得以痊癒。之後,豐干更要刺史到國清寺去禮拜文殊、普賢,並告誡刺史:「慎勿以貌取人,文殊、普賢兩位菩薩應化在世,然其外表不修邊幅、狂放不羈。您若是執著於外相,定會錯失良機。」


刺史到了國清寺,看到寒山、拾得就跪地頂禮、口稱菩薩,兩人卻相視大笑,直呼:「豐干饒舌!豐干饒舌!彌陀不識,禮我何為?」然後就快步跑向後山的巖洞中,一瞬間就躲入巖壁中不見了蹤影,只有在巖洞附近的樹林間,還留有寒山、拾得所提的許多詩偈。刺史於是命人抄錄了三百多首,題為《寒山詩》。自此世人方知寒山為文殊菩薩之化身,而拾得與豐干則分別為普賢菩薩與彌陀佛的化身。


化身杜順和尚

唐朝杜順和尚,是為華嚴宗的初祖,他的神異事蹟很多。例如有一次他在慶州行化時,有位齋主請僧並設齋供眾。當天齋主準備了三百人份的齋糧,但近午時卻來了五百人,齋主正為齋糧不足而憂心,杜順和尚即時開示:「但心平等,無有不辦。」最後,不但齋食足備,而且五百人皆化為羅漢騰空而去。

此外,杜順曾帶弟子到驪山住茅蓬,當要種菜時,弟子發現地多蟲蟻,無法耕種。於是杜順便劃界灑淨,只見蟲蟻紛紛遷徒他去,眾人因此得以耕墾無礙。有一次,他將鞋子放在城門邊的路口上,三天三夜鞋子都沒有被人拿走,村人皆認為不可思議,杜順於是告訴眾人:「我從無始劫來,不曾盜取他人一文錢,以是之故,別人也不會盜取我的東西。」


杜順和尚有位弟子侍奉和尚三十幾年,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到五台山去朝禮文殊菩薩。有一天,弟子向和尚辭行,決定前往五台山去禮拜菩薩。和尚再三留他不得,只能在臨行前教示弟子:「遊子漫波波,臺山禮土坡,文殊祇這是,何處覓彌陀?」

弟子到了五台山,至誠懇切地朝山禮拜。突然之間,眼前出現一位老者問弟子說:「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?來做什麼?」弟子答道:「我從終南山來,來禮拜文殊菩薩。」沒想到老人卻說:「文殊不在這裡,終南山的杜順和尚即是文殊的化身。」弟子驚訝地叫道:「我事奉和尚三十多年了,從來不知道這件事情。」老人即說:「有眼不識本性!你趕快回去吧,如果今夜能趕回去,還有機會見到文殊;如果隔了一夜,恐怕就見不到面了。」


弟子聽了老人的話,趕忙地收拾行囊,盡其所能地趕路。然而到家時仍然晚了一步,和尚已在前一夜圓寂了。從弟子口中,世人方知杜順和尚乃是文殊的化身。

  
文殊菩薩以大智慧,善說法要,常以譬喻、引證教化眾生,與普賢菩薩及毗盧遮那佛合稱為「華嚴三聖」。

 

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:「東方有處名清涼山,從昔以來,諸菩薩眾,於中止住。現有菩薩文殊師利,與其眷屬,諸菩薩眾,一萬人俱,常在其中,而演說法。」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亦說:「爾時世尊,告金剛密跡菩薩言:我滅度後,於此瞻部州東北方,有國名大振邦,其國有山號曰五頂,文殊童子,遊行居上,為諸眾生,於中說法。」而經所說清涼山及五頂山,即今中國山西省之五台山。此山在五台縣之東北,離縣城一百二十里,五峰環抱,頂無森林,如壘土之合,因名五台山。地居邊境,寒冷異常,無炎暑之熱,又名清涼山。古之叢林,今之佛剎,皆在中台之下,其南台離中合八十里,台高三十里,頂周二里,金蓮名菊,燦發如錦,亦名錦繡峰,世傳是文殊菩薩所居。

 

 

 

據傳記載:唐朝大曆年間,曾有無著禪師,及法照禪師二人,曾在五台山親見文殊菩薩,親睹道場勝境。

 

 

 

無著禪師,是永嘉人,在唐大曆二年,入五台山,在華嚴寺掛單。一日,遊般若經樓,忽見一吉祥鳥,由其頭頂經過,飛向東北。次日,又有白光兩道,自東北來。同房僧眾皆見而異之。無著心動,希見文殊菩薩,因往金剛窟,禮拜後,便於石上靜坐參禪。正閉目斂神之際,忽聽有人叱牛飲水之聲,開目視之,見一老翁,身穿短褐麻鞋,頭上裹巾,正牽牛飲水,無著急迎上禮問老者何來?答:「山外求糧,用在台山。」並問無著:「仁者何來,到此何事?」無著答:「聞有金剛窟,來禮拜聖跡。」老人邀無著到其精舍參觀,乃牽牛前行,無著隨之,到寺前,老人喊均提三聲,有童子應聲開門,從老人手中接過牛繩,牽牛入寺。

 

 

 

寺中琉璃為地,屋瓦金光耀目,華麗莊嚴,非人間所有。老者坐白牙床,指一錦墩命無著坐,童子獻茶,又上酥酪,吃之,頓感身心舒暢無比。無著問老人:「此間佛法,如何住持?」答:「龍蛇混雜,凡聖同居。」又問住眾多少,老者言:「前三三,後三三。」老者問無著:「初出家時,所求者何?」無著答:「求大乘菩提心。」又問:「齒臘幾何?」無著答:「三十。」老者言:「你很純淑,到三十八歲時就好。」隨即命無著下山,並贈偈曰:「一念淨心即菩提,勝造恆沙七寶塔,寶塔畢竟碎為塵,一念淨心成正覺。」並命均提送無著下山,童子送無著走出金剛窟,無著問:「此地伽藍何名?」童子笑問剛從何來?無著答:「金剛窟。」童子曰:金剛之下何字?答:「般若。」童子曰:「剛才伽藍,即是般若寺。」無著至此,悟知老人即文殊菩薩化身,因稽首童子,乞賜一言。童子穩身而歌曰:「面上無瞋真供養,口裡無瞋吐妙香,心裏無瞋有珍寶,無染無垢是真常。」頃刻間童子與寺皆失其所在。唯見山林土石,無著悽然下山,隱居五台山而終。

 

 

 

法照禪師,亦於唐大曆二年,在衡州(即今衡陽)雲峰寺掛單。一日在齋堂食粥,缽中忽現彩色祥雲,雲中有魏峨山寺,寺東北有山,山下有澗,澗北有石門,從石門進去又有寺。寺額題有金色大字,名「大聖竹林寺。」法照驚訝,何以缽中有此景象?兩天後,食粥時,缽中又現五台山寺景。亭台樓閣,魏峨莊嚴,金沙布地,宛非人間。大智文殊菩薩與聖眾萬餘人在其中,直到吃粥完畢,才隱沒不見。法照心疑,詢問諸僧,時有嘉延,曇暉二師,曾到過五台山,謂其所見,正是五台山聖境。法照遂興起朝禮五台山之念。

 

 

 

大曆四年,衡州湖東寺,啟建九旬五會念佛道場。六月二日下午,照師於寺內高樓,遙見祥雲,雲中出現樓閣,閣中梵僧執錫行道,身高丈餘。阿彌陀佛,與文殊、普賢二大菩薩,高座於中,直至酉時始漸隱去。當晚照師在道場外,見一老人,對他說:「你早發心要往金色世界,求見大聖,為何不去?」照答:「路遙難達。」老人言:「但決定去,便無困難。」自此,照師誓必前往五台山。同年八月十三日,照師從南嶽結伴同行,於次年四月五日始到五台山。同行者皆見佛光寺有數道白光,及六日,到佛光寺,所見一如缽中所現景象。當晚,有一道毫光,自北山飛下,射法照禪師身。詢問寺僧,謂是︰「大聖不思議光,常照有緣人。」照師依先來方面,向東北行五十餘里,果有一山,山下有澗,澗北有石門。石門前有兩個八九歲青衣小童站立,一稱善財,一稱難陀。見照師來,即歡喜問詢引入寺內,向北走數里,到一寺前,額題大金字:「大聖竹林寺。」寺廣約二十里,有一百二十進院。院內皆有寶塔,殿閣莊嚴,黃金為地,流渠華樹,充滿其中。

 

 

 

照師進入講堂,見文殊在西,普賢在東。各據師子高座,宣妙法音,左右圍繞聞法菩薩聖眾約萬餘。法照頂禮二大士,請問:「末代凡夫,去聖遙遠,末悉該修何法門?」文殊菩薩答:「諸修行門中,無過念佛,供養三寶,福慧雙修,最為徑要。憶我過去劫中,因觀佛故,因念佛故,因供養佛故,今得一切種智。是故一切諸法般若門,乃至諸佛,皆從念佛而生。故知念佛為諸法之王,汝當念諸法之王,無令間斷。」法照又問:「當如何念?」文殊答:「此世界而西有佛名阿彌陀,被佛願力,不可思議,後世眾生,有稱其名號者,命終之後,決定往生彼佛國土,速證菩提,永不退轉。」跟著二位大士,各舒金手,為法照摩頂授記。文殊菩薩又言:「汝可到別院去巡禮。」法照到七寶果園,見園中果子方熟,其大如碗,摘而食之,身心泰然。最後仍由二青衣童子送出門外,瞬間即失其所在。悲感不已,因立石為記,據說至今,此石仍在。

 

 

 

同年十二月,法照在華嚴院念佛道場,絕食期生淨土。到第七日初夜時分,見一梵僧對他說:「汝見台山境界,為何不說?」言訖不見。第二天晚上,正念佛時,又見梵僧來說:「你所見五台山聖境,為何不向人宣說?普令大眾發菩提心?」照師說:「我實無心,說出恐生疑謗,不獲利益及遭罪業。」梵僧道:「大聖文殊現在此山,尚招人謗,況你所見?不過要使眾生見聞此者,發菩提心,去惡興善,離苦得樂耳。」照師因憶前所見,錄之於冊,傳示他人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長胤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