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祖曰。孝弟忠信為四大柱。不豎其柱。而用心椽瓦。何能成得大廈。人子一衣一食何非父母所遺。即自己白手成家無非父母恩典。親有四樣。貧老疾病。更宜盡心。世人以飲食為孝。無有誠敬是豢飼也。何足為孝。孝則留芳。逆則雷擊。人身且失。何論希仙。

萬惡淫為首。百行孝為先。於此可知功過所重。行時時之方便。積種種之陰功。作事循天理。出言順人心。不欺方寸。可對鬼神。此乃修身之道。

三教一理。儒言存心。釋言修心。道言煉心。所謂一個孩兒三擔挑也。

主人公在否。主人公沒病否。主人公安樂否。病有卻病妙藥。用正心三十分。誠意修身三十分。此第一藥方。心要常在腔子裏。此修道之要訣。

心明於月。何也。月有照不到處。心卻無照不到處。

學道不可論有分無分。宜直前去做去。聽其自然。若計功求效。與凡夫行一善事。即欲望報。有何異哉。

道中功課。須縝密無間斷。務誠靜無退悔。每看吾門下多人。始則急急若盆中火。繼則遲遲若水中冰。皆因祈福之念太迫。望成之心甚速耳。豈知我道原於積久而成。不可一朝期也。諸子求心得者。幸務阻於旁言。悔於半途。則庶幾矣。夫子云。博學而詳說之。將以反說約也。諸子要得道中真諦。非十年讀書。十年養氣。不能夢著。如今之凡士。略看道書幾卷。便云道中玄妙已得十分。哈哈。仙道如斯容易舉。天下皆仙祖矣。何至今蓼蓼。人世可知。此道原非旦夕間事也。到得身如槁木。心若死灰。則進道之階矣。

大急不急。大忙不忙。大亂不亂。死生分離不動心。財色在前不動念。方是修仙學子。

業從何處來。雖由念起。實由身生。因有此身。纔有此業。心空則身空。身空則業滅。

神仙怕落紅塵。利濟虛冤業。實榮華假勞苦真。略一失。便落三途。言之令人淚下。

十一

肯傳人。第一善事。然不能自渡。焉能度人。

十二

昔李明月度楊聰智。假做一道人。至楊聰智門首。打坐化元寶一個。坐了半月。楊因妻言。與之一個。得後又要化三個。楊勉強與之。竟不謝而退。智密差家人竊窺之。但見道士將銀置之城隅。竟日打坐。為行路人竊去。亦假作不看見。家人告知其主。言方畢。道士又來復要化元寶三個。楊大怒。道士乃言。曰。予開目時則銀在。方閉目。則銀不在矣。楊聰智大悟。竟隨道人山修道。後白日飛昇。

十三

昔有真仙。遇一高士行持多年。意欲度之。令其打坐。先語之曰。我作外事。汝入定中。一應苦樂皆是幻境。切勿開言。延至九轉。則我丹成。服之飛昇。汝一開言。則汞走砂飛。不成丹也。士如其言。定中見黃金萬兩。位極顯榮。片言可得。士皆不言。又歷患難。骨肉分離。垂老病苦。臨死痛於解殼。總不言語。被攝至陰。閻羅問之。亦不答令。加以極刑。鬼卒辱罵。強食污穢。士記師旨。忍耐不言。王因令轉生。為富家子。至二十餘歲。總不開言。少婦生子聰慧俊秀。已及三歲。妻履問不答。妻忽發怒曰。與君結褵薄情如是。不如與兒俱死。將子向地一摜。腦裂流血。士不覺失聲。頭磕丹鼎。泄丹飛。仙因嘆曰。仙才難得。子喜怒哀樂惡欲情關俱度。惟有愛根未除。成道尚隔一層。飄然而去。觀此可知修道準則。

十四

修道或生瘡。或有病。皆是魔頭。不可退悔。

十五

暴戾。殺身之由。恣雎。敗家之本。君子不以察察。小人必以昭昭。行不緩。語不和。舉止不依規矩。只好求名附勢。仍入輪迴。

十六

少求寡用。免逼迫於心田。戒慾除貪。佈心香於意地。二句終生用之不盡。

十七

官宦不可密交。損人利己之事不可為。假公濟私之事不可為。不可言與心二。不可面是背非。不可見小利而傷仁厚。一心皈道。誓不退悔。四魔王來。要得過關。方可求度。

十八

酒色財氣四字。一毫不犯方可成道。浮名濁利。尤修仙的對頭。悟者。厭棄從前之義。人圖名利。求富貴。保守鑽營。何等攪擾勞苦。能於此中厭棄。則遇酒色財氣四魔來試之時。念及身心這等難過。則不復生欣羨之心。不愁過不得關也。

十九

制魔之法。耳若聾。口若啞。由他百般來相鬧。吾今只作耳邊風。學道容易。煉魔最難。降得一分魔。入得一分道。全要自己作主。神仙亦不能用力。如金入火燒。過一度增一度程色。

二十

水清月白。水濁月暗。性水澄清心月自現。世人每以無暇推諉。予曾三醉岳陽。朝北海。暮蒼梧。未嘗一刻不澄清。若待閒暇。終無修道時矣。初入門之功。不必深求。第一要把快刀。將酒色財氣貪嗔癡恩愛斬斷。佛曰大雄。即是此義。要曉得澹空二字。方纔心中有主。刀子有柄。紛紛擾擾。千劫輪迴。心有拄杖。不過免失腳幾生。豈能永脫。刀快則斬做兩段。修心煉性乃出輪迴之逕路。心空性現。自然超出矣。

二十一

澹字從水。聚水制火。澹則水生。空則火無所著。刀快為主。煉己是制火。築基是聚水。工夫不離二字。

二十二

酒色財氣。何能絕得。最要在境煉境。如口喫酒。心卻在道。餘可類推。方是煉出金。若離境修持。入則不免沾染。前功盡棄。所謂頑空。非真詮也。

二十三

乾慧無益。人每言四大俱空。試將火存在手。此時痛苦不痛苦。能於此悟入。則說得一尺。不如行得一寸也。

二十四

富比陶朱。貴至王侯。所喫者有限。所衣者有限。所用者有限。所榮者有限。何苦終朝碌碌。末後來。一件也將不去。反帶下惡業冤愆。富貴遺與子孫。子孫不能替得。豈不大可惜哉。

二十五

入門。性命二字不可偏廢。只要刀快。跳出火坑。撇下生死。斬斷私欲。私欲不斬而修道。猶盜在家而反閉其門也。

二十六

洗心法。存心內一輪明月。背後一池清水。明月反照己面。不可著跡。一池碧水。清而且明。一輪大月。潔而且白。明月碧水。何等樂意。不可著一物方妙。有浮雲遮了明月。有蝦蟆湧躍池邊。當一拳打開。庶不為其所亂。洗心百日。方行坐功。

二十七

坐功。必要一炷香。痛癢俱聽他。久久自有妙處。

二十八

人不修道。一日在外。忙忙到夜。那有工夫。一旦靜坐。也便閒過。可見事不忙人。人自忙耳。

二十九

定易靜難。功夫作到。不聞自然。由定而靜。

三十

混沌坐功。每日子午卯酉時。坐一炷香。年年月月日日。時時刻刻。一面應事。一面觀心。不可散亂。

三十一

弱水。即世間苦海也。皮囊為船。主人公為長年。恩愛貪嗔。富貴機巧。皆是滲漏。疾訟煩惱財色喜怒。皆是波濤。以精勤用功為櫓槳。以持戒累行為把舵。以積功持誦為揚帆。避宦海。出愛河。穿慾海。度迷津。船到彼岸。直上蓬萊。借假修真。一條大路。耐心行去。人人可到。

三十二

起手。大佛也是魔王。功成。魔王皆是慈父。

三十三

工夫。不但子午卯酉打坐。一言一行。一舉一動。皆有功夫。

三十四

用心不用機心。動氣不擾真。和緩忍耐。以補所傷。

三十五

問何為心香。曰。一念亂時諸穢起。萬緣空處眾香來。

三十六

玄關本自靈。人自不搜尋。尋到無尋處。玄關依舊靈。

三十七

心死為金丹。凝為大藥。只怕心不死。不怕藥不凝。修道之士。必要十試不退。方能有成。問如何得不退。曰。死心。信心。即不退矣。

三十八

人身皆後天。必要先天點化。方能使凡銀成寶。

三十九

功夫最要持久。如種樹。然朝晨種植豈能是日取果。無欲速。無襲取。無希效。守定本等。功夫不計年月。久久時節到來。自然升度。昔玄帝感元君鐵杵成針之言。還山始修道成。火到飯熟。不患不成也。

四十

淨土栽白蓮。不染性如然。打去池邊物。撥開雲霧天。

四十一

持戒不失人身。積功種生天果。累行度生。明心見性。證無上道。不可性急。不可高聲。不可動氣。不可口快。不可手忙腳亂。總要息心靜氣。制外養中。略一粗浮。即飛散。如在上下不愧屋漏。入定宜半饑半飽。遇昏沉時。頻以手浴面。聚津嚥之。則昏自散。白固精。青果去昏。核桃補腎。蓮子補脾。皆可常食。

四十二

雙目內觀。雖開眼說話行動時。俱要如是。心不期靜而自靜。氣不期定而自定矣。心粗氣浮。斷斷不能成道。須坐到形如枯木。心若死灰。復燃如何制。曰。用洗心法。此法又名艮背。

四十三

修道者。小遺不避三光。為五逆。尤不可朝北污穢。

四十四

學道必由三元保舉。三元皆統于斗府。況斗母發願度生。所以學子最要尊敬。祖宗墮落子孫即蹈不孝。豈能希仙。勤行祭煉法食。不但祖玄升度。即夙今冤債亦清。度仙不難。歷代仙真由此成道者。十之八九。法施財施。皆是功行。度人功為第一。

四十五

山頭月白。陽中有陰。潭底日紅。陰中有陽。

四十六

舉止要從容。氣一亦動志也。見上真失儀。又多罰塵凡一轉。

四十七

自心深處有真心。放心太過最難尋。若然尋到無難處。方見凡心是自心。

四十八

日月逝矣。歲不我與。年老鉛乾。修亦無益。

四十九

行雲行月定法。出定。下床走過一時。雙目內觀。不離方寸。每步兩大方磚。腳踵不縮地。行無響聲。腳不虛跳。此去昏沉。併煉行時功法。

五十

大道難聞。至人難遇。難於持久。又難於一心不亂。一心清淨。一意不散不亂。方始入得前庭。

五十一

事向無心得。無心事太難。悟來彈指訣。前後隔千山。吾所談道者。只在一線之間。非有別理也。若能一塵不染。致心靜默。再加精氣神參養。方始有基。進功矣。

五十二

純厚者升上。輕浮者沉下。蛆化為蟬。蚊化為蛆。人可自悟。

五十三

有問伏者。曰。此升堂工夫。功始於觀心。條目甚細。大略如魚在水。如龍在土。細密處。

一言難盡。

五十四

和緩忍耐。從容為主。猴得道則步遲。猿得道則石擊身亦不動。可以人而不如物乎。

五十五

萬卉開發仲春時。北窗高臥日遲遲。性水澄清心月現。鑊湯原是蓮花池。

五十六

道不可須臾離。行住坐臥皆有法。

五十七

丈夫為婦女為男。說與人聽信也難。更有一般奇特事。烈火炎炎種白蓮。

五十八

問累行法。功與行有別。善與德有分。功在事。行在心。舍己饒人。忍辱耐魔。行時時之方便。作種種之陰功。古云百行孝為先。凡事在父母面上。加功用力。省而積累多。鐘祖云。有功無行如無足。有行無功走不前。功行兩全雙足備。誰云無分作神仙。

五十九

改過不在一時數日。在於終生守之不移。

六十  

一步一步挨去。自然一步有一步之妙處。中途失足。此身難保。未能無過。先須懺悔。未能心靜。先學端正。千言萬語。只完一太極。

六十一

人心如戥。為惡則心偏。為善則心平。由銀兩之多寡。而戥之高下各異也。盤。道也。錘。魔也。銀重 十兩 以外則錘落。無生死矣。功行雙修。為金勝錘。但修其一。猶羽 十二兩 。羽毛焉能勝 十兩 金乎。

六十二

風動則香散。心動則神亂。有德若無德。能言不易言。

六十三

問。何法雖有風無香不動。云。無火則無。無則不動。

六十四

臘月三十日。無常到來時。性地若圓明。凡身即道身。

六十五

若能不坐時亦無念。即有進矣。

六十六

善屬陽。惡屬陰。光明是天堂。暗曲是地府。萬分中帶一分私意。即是陰氣未盡。必須忠君孝親。心無不善。事無不善。言無不善。時時存善心。即是時時保養陽氣。方是純陽品詣。

六十七

夙孽未清。成道亦須還報。幸而此身尚在。佳時令節。得以懺悔。如洗垢塵。漸乃消去。豈非大幸。古云。一失人身萬劫難。又云。此身須向今生度。學者不可此身空過。

六十八

可笑時人不識。為子剖詳端的。非神非氣亦非精。當面教君汞鉛合。圓陀陀。光閃閃。大地山河只一撮。悟得非難溫養難。不必一年併一月。悟道參禪已數年。始授上品真丹訣。莫錯認。休輕洩。只恐見得捉不得。

六十九

雜念起時。用武火把捉。念不起。用文火溫養。初學宜多用武火為妙。何謂武火。曰。持其志。無暴其氣。何謂文火。曰。必有事焉而勿正。心勿忘。勿助長也。何謂烹煉。曰。無終食之間違仁。造次必於是。顛沛必於是。

七十

液行夫婦。氣傳子母。降龍伏虎。五行顛倒。取坎填離。點凡成寶。

七十一

五月初一至初五。十一至十五。二十一至二十五。前中後各五日。係天地交氣。宜戒慾。犯者損壽多病。及永不希仙。

七十二

二月初九。六月初一。九月初六。十二月初二。此四日宜男女不相見。修真最忌。

七十三

藥初到身無拘係。須把三寶牢禁忌。離目藏明有何難。兌口箝舌最容易。惟有坎聰無奈何。非此雙筒不能閉。始得混沌若鴻濛。腹內嬰兒自婚配。

七十四

黑鉛靈英乾坤。此等學問。成道者知之亦鮮。

七十五

初入門訣。第一要心靜。心靜則性內自生智慧。智慧生一分。則能悟道一分。此一太極也。主於性中智慧生。得充滿。則道不悟自明。此總一太極也。所謂從心所欲。不離乎矩也。如此則私欲邪念。悉皆消滅。刀快則刻下可成。不能。雖百年亦無成也。時時靜。刻刻靜。動即靜。靜即動。至後終歸一太極

七十六

世人往往怕死。如生重病時。惟想早死。即脫痛苦。困極危難時。惟思早死。脫此苦楚。由此反觀。生死關頭。一拳打破矣。

七十七

真龍出於離宮。真虎出於坎位。龍虎之中。又有水火。名為水者不一。名為火者有三。曰。君火臣火。民火。本於元陽。生為真氣。真氣聚。則病不生。真氣耗散。則身不安。真氣散。元陽漏。元神不附體。人乃死矣。此人化為鬼之理。

七十八

復此心。亦如混沌之初。靜坐存想。先數息。次和息。至無息。存身如太極混沌一般。即無聞矣。泰山崩於前。驚而即定者次之。不驚方妙。

七十九

念有一毫不絕。性不全。息有一絲未定。命不保。要到心息相依。念中忘念。性要緩。要耐。訣曰。不必守爐看火候。但安神息任天然。呼吸俱停身似死。方知存想是蹄筌。如此。方纔不到聞聲地步。

八十

有功效。不可生歡喜心。喜則氣浮。即入貪戀。存想坐時。心悅為心華開。涵養為妙。

八十一

有問子時。如何知得者。坐到十月後。自然知道。坐時舌抵上。以交任督。閉口以防洩氣。眼要微開。以防昏睡。頭直脊。眼要觀竅。

八十二

問如何不昏沉。曰。精神提起。問如何不妄想。曰。念念在息。如法官在上。群妖自散。

八十三

此是世界。此是仁。此是一粒粟中藏世界。

八十四

問靜功境界。曰。先是昏沉妄想。繼則淡而不厭。後如銷金帳裏。終如死裏回生。明月清風。往來無礙光景。謁金母。拜木公。是元神去謁。選仙亦然。元神將出。有許多宮殿音樂女色。種種皆是魔試。認真即墮陰境。

八十五

訣云。金丹若是想得成。女子無夫也懷妊。又云。若無真種子。水火煮空鐺。所以未結丹時。

不可升降行火。以致病患。真種子非他。先天真是也。得之立可入聖超凡。結胎容易。守胎最難。嗔火一起。慾念一生。私心一起。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胤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