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六祖壇經》〈傳法偈〉的要義略探 林崇安 (法光雜誌,326 期,p4,2016.11)

一、前言 《六祖壇經》有很多版本,最有代表性的是《敦煌本》和《曹溪 本》。這二本前段中神秀和惠能的〈傳法偈〉(或稱得法偈、求法偈) 最為大眾所知。〈傳法偈〉是來自五祖對弟子們說:「汝等自性迷,福 門何可救汝?汝總且歸房自看,有智惠(慧)者,自取本性般若之智, 各作一偈呈吾。」結果,神秀所呈的〈傳法偈〉在《敦煌本》是一偈: 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莫使有塵埃。 (《曹溪本》末句是勿使惹塵埃) 惠能所呈的〈傳法偈〉在《敦煌本》有二偈: 1.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無臺,佛性常清淨,何處有塵埃? 2.心是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,明鏡本清淨,何處染塵埃? 在《曹溪本》則只是一偈: 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 以往有許多學者從學術和修行的不同角度來探討這些〈傳法偈〉, 本文則直接引用《壇經》的文句來解析〈傳法偈〉的要義,並探討不 同版本的出現以及惠能的一偈和二偈的可能成因。

二、神秀偈的要義 偈曰: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,時時勤拂拭,莫使有塵埃。 2 (1)神秀的用功方法 神秀的用功方法,在《敦煌本》中,志誠說: 「秀和尚言戒、定、惠(慧):『諸惡不作名為戒,諸善奉行名為 惠,自淨其意名為定,此即名為戒、定、惠。』」 由此可知,神秀是用「定」來自淨其意,這是透過禪定將五蓋(塵 埃)鎮伏而獲得內心的清淨。神秀偈中的「身是菩提樹」,是指於身 守戒,使整個外在的身體行為,能夠諸惡不作而像菩提樹一樣維持清 淨。「心如明鏡臺」,是指要保持善心,將內心生起的不善心(五蓋等 塵埃),用定的力量將之清除,使像明鏡臺一樣清淨。但是只靠定力 來自淨其意,只能暫時獲得內心的清淨,回到生活中五蓋等煩惱將再 生起,必須再去修定,因而要「時時勤拂拭」,使煩惱不起(莫使有 塵埃)。 (2)五祖對神秀偈的評語 這種不斷維持「身、心」清淨的修行方式,可以使人不墮落,但 是還沒有見到自性,離無上菩提還很遙遠,所以,五祖對神秀的評語 是: 「汝作此偈,見即來到,只到門前,尚未得入。凡夫依此偈修行, 即不墮落。作此見解,若覓無上菩提,即未可得,須入得門,見 自本性。」 可知,神秀的修行只是一般保持身和心清淨的層面,還未觸及自 性(本性、佛性)的層面,因而是治標而不是治本。五祖並指出,見 自本性後才能邁向無上菩提。

三、惠能偈的要義 (1)敦煌本惠能二偈的要義 3

1.偈曰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無臺,佛性常清淨,何處有塵埃? 惠能的第一偈,直接利用神秀的譬喻,說出自己的見解和體驗,先區 分出菩提、樹、明鏡和臺。菩提譬喻佛性或自性。樹譬喻身。明鏡也 譬喻佛性或自性。臺譬喻心,指一般起心動念的心。這種身、心、性 的區分,是相同於惠能在《壇經》中所說的: 「大眾!世人自色身是城,眼、耳、鼻、舌是門,外有五門,內 有意門。心是地,性是王。王居心地上。性在王在,性去王無, 性在身心存,性去身心壞。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。」 此處惠能明確指出,性(佛性或自性)是不同於一般的身、心: 性是王。色身是王的城。心是王的地。(眼、耳等是王的門。)對比 之下可以看出:此偈譬喻的菩提和明鏡是性,是王。身是菩提的樹, 心是明鏡的臺,各有功能。由於菩提(佛性)不同於樹(身),所以 說「菩提本無樹」。由於明鏡(佛性)不同於臺(心),所以說「明鏡 亦無臺」。有相的樹和臺(身和心)是時染時淨,而無相的菩提和明 鏡(佛性)則是一直清淨而不被煩惱所染,所以說「佛性常清淨,何 處有塵埃?」惠能是採用治本的智慧法門:直接掌握佛性或自性,而 佛性是清淨的,不須去對治;神秀則是將力氣放在時染時淨的身和心, 因而要時時勤拂拭,這是惠能和神秀在見地上根本的差別所在。

2.又偈曰:心是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,明鏡本清淨,何處染塵埃? 惠能的第二偈,前二句:「心是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」,表面上和 神秀的前二句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」很相似,但是惠能把身、 心二字互換,表示有不同的譬喻和含意。神秀將「菩提樹」和「明鏡 臺」整體看待,分別譬喻清淨的身和心,而惠能則分解為:「菩提」 之「樹」和「明鏡」之「臺」,先區分出菩提、樹、明鏡和臺,而後 銜接到第三句的「明鏡本清淨」。此處菩提和明鏡譬喻自性(佛性)。 樹譬喻心,臺譬喻身。由於樹和心都有生命力,臺和身則只是物質, 所以惠能在此偈用樹譬喻心,用臺譬喻身,是更合理的。「心是菩提 樹,身為明鏡臺」是說:心是自性之樹,身是自性之臺,其意義同於 前引惠能所說的「大眾!世人自色身是城…心是地,性是王。王居心 4 地上…」。

由於惠能對自性已有體驗,能明確區分出自性、身、心的 不同功能,知道明鏡(自性)是無相而本自清淨,所以,接著就有第 三、第四句的「明鏡本清淨,何處染塵埃?」的結語。相較之下,神 秀將重點放在(神秀只看到)有相的臺和樹,而惠能則將重點放在(惠 能看到了)無相而清淨的明鏡和菩提。 (2)曹溪本惠能偈的要義 偈曰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 此處《曹溪本》第三句是「本來無一物」,而《敦煌本》惠能第 一偈用「佛性常清淨」,其餘相同。惠能第一、二句先區分出樹、臺 是有相的身、心,而菩提、明鏡是無相的自性。菩提、明鏡不是樹、 臺,所以說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」(解說同前)。接著,第三 句指出自性是「本來無一物」,這是對自性的深度描述,在《壇經》 中,惠能說: 「世人妙性本空,無有一法可得。自性真空,亦復如是。」 「自性本無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說禍福,即是塵勞邪見。」 由於自性本空,是無相而無有一法可得;若以為有一法可得,必 是起念執著於相,因而妄說禍福,落入塵勞邪見。由於「凡所有相皆 是虛妄」,惠能已經體會到自性本無一法可得,所以說:「本來無一物, 何處惹塵埃?」 (3)五祖對惠能偈的評語 惠能請人於牆寫上〈傳法偈〉後,曹溪本《壇經》說: 「祖見眾人驚怪,恐人損害,遂將鞋擦了偈,云:『亦未見性。』」 此處五祖對惠能偈的評語是還未見性,第一個原因是,五祖考慮到資 淺的惠能,若給予肯定則會被眾人嫉妒而受到傷害,所以用鞋擦了偈, 公開說還未見性。第二個原因是,五祖覺察到惠能還未大悟,所以,5 曹溪本《壇經》說: 「次日,祖潛至碓坊,見能腰石舂米,語曰:「求道之人,為法 忘軀,當如是乎!」即問曰:「米熟也未?』能曰:『米熟久矣, 猶欠篩在。』」 此處五祖私下先稱讚惠能的為法忘軀,接著直接問惠能修行的成 熟度,惠能知道自己已經成熟,能區分出自性的「本來無一物」和「佛 性常清淨」,但還欠臨門一腳,要五祖指點,所以惠能說:「米熟久矣, 猶欠篩在。」而後,曹溪本《壇經》說: 「(祖)為說《金剛經》,至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』,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,遂啟祖言:『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 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 生萬法。』祖知悟本性。」

可知惠能聽五祖的《金剛經》開示,到無住生心時,才大悟萬法 不離自性;一方面體會自性本自清淨、本不生滅、本自具足、本無動 搖,一方面體會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,因而放下對自性的執著(無 住),並邁向自利利他的菩薩行(生心)。也可看出,先前惠能呈上〈傳 法偈〉時,對自性的「本來無一物」和「佛性常清淨」仍有執著而住, 尚未全然放下,所以,五祖當時評為「亦未見性」是合理的。惠能到 了此時才大悟本心,他所說的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 滅…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」,相同於五祖對神秀的開示(曹溪本): 「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不生不滅。於一切時 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,一真一切真,萬境自如如。如如之心,即 是真實,若如是見,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。」 當惠能大悟後,知道不可沈空守寂,接著要行菩薩道,廣學多聞, 言行圓滿,和光接物,邁向無上菩提。所以,曹溪本《壇經》中,惠 能在曹溪山對大眾開示「解脫知見香」時說: 「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,不可沈空守寂,即須廣學多聞,識自本 6 心達諸佛理,和光接物,無我無人,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。」 以上引用《壇經》的文句,解析了〈傳法偈〉的要義,接著要探 討不同《壇經》版本的出現以及惠能的一偈和二偈的可能成因。 四、不同版本以及惠能一二偈的成因 (1)法寶記和六祖壇經的抄傳 677 年,40 歲的六祖在大梵寺和曹溪山開示後不久,由法海紀錄 的《六祖法寶記》便傳抄出去,因而神秀和惠能的〈傳法偈〉為眾所 知,例如,成書於 857 年的《宛陵錄》、成書於 952 年的《祖堂集》、 成書於 961 年頃的《宗鏡錄》,都提到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有塵埃」。 到了 1056 年,郎簡寫的《六祖法寶記敘》說: 「《法寶記》蓋六祖之所說其法也。…會沙門契嵩作《壇經贊》, 因謂嵩師曰:若能正之,吾為出財,模印以廣其傳。更二載,嵩 果得曹溪古本校之,勒成三卷,粲然皆六祖之言,不復謬妄,乃 命工鏤板以集其勝事。」 可知契嵩大師得到了一古本的《法寶記》,這也符合歐陽修主編 的《新唐書》(志第四十九)所登錄的:「僧法海《六祖法寶記》一卷」。 契嵩大師將這《法寶記》增編成三卷,這便是郎簡所刊印的「契嵩本」 《壇經》(1056)。流通後,屬這系統的有德異本(1290)、宗寶本(1291)、 曹溪本(1471)等《壇經》。這些刊本中,惠能的〈傳法偈〉是:「能 偈曰:『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』」一 偈。另一方面,六祖晚年和入滅(713)後,法海等十弟子重新抄寫 《六祖壇經》於內部下傳,後來保留在敦煌石窟,成為《敦煌本》、《敦 博本》。

這些抄本中,惠能的〈傳法偈〉是:「惠能偈曰:『菩提本無 樹,明鏡亦無臺,佛性常清淨,何處有塵埃?』又偈曰:『心是菩提 樹,身為明鏡臺,明鏡本清淨,何處染塵埃?』」二偈。如此惠能的 〈傳法偈〉共出現了略有不同的三偈。 (2)惠能一偈和二偈的可能成因 7 惠能說法 37 年的長時期中,總會談及早年的得法過程,有時會 說出一些新的細節而傳出(如,大悟時的自性偈),但是神秀和惠能 的〈傳法偈〉,理應每次相同,為何共出現了略有不同的惠能三偈? 最可能的原因是,惠能晚年(約 70 歲)的觀機逗教。當惠能中年在 大梵寺講出自己的〈傳法偈〉後,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 無一物,何處有塵埃?」便記錄在法海的《法寶記》中,不久抄傳出 去,後來保留在契嵩本系統的德異本、宗寶本、曹溪本中。由於這四 句都是「否定」的形式,對根器不夠者會誤解而落入無見、斷見或惡 取空。如果惡取空,將謗正法,這一點惠能甚為在意,曹溪本《壇經》 說: 「善知識!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。第一莫著空。」 「不見一法存無見,大似浮雲遮日面;不知一法守空知,還如大 虛生閃電。」 「若全執空,即長無明。」 到了惠能的晚年,身旁弟子們的根器已不如前,例如,法海、志 誠、法達、神會、智常等十弟子,就不如已經離開曹溪山去傳法的懷 讓(-744)和行思(-740)等,懷讓和行思下傳以後,開演出禪宗五 家。惠能面對根器不夠的眾多弟子時,為了避免落入惡取空,在觀機 逗教和意旨相順的原則下,調整〈傳法偈〉的句子。第一次調整為「菩 提本無樹,明鏡亦無臺,佛性常清淨,何處有塵埃?」這是將第三句 採用「肯定」的形式,成為「佛性常清淨」。第二次更調整為「心是 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,明鏡本清淨,何處染塵埃?」這是將前三句都 採用「肯定」的形式,成為「心是菩提樹,身為明鏡臺,明鏡本清淨」 (並以樹譬喻心,以臺譬喻身),這種正面的敘述就不會落入惡取空。 惠能晚年所說的這二次〈傳法偈〉,由法海紀錄於《六祖壇經》,下傳 後保留在《敦煌本》、《敦博本》中。 總之,每次惠能講到他的〈傳法偈〉時都只是一偈,但有三次的 開示略有不同而被紀錄下來,第一次被保留在今日的《德異本》、《宗 寶本》、《曹溪本》中,第二、三次被保留在今日的《敦煌本》、《敦博 本》中。 關於〈傳法偈〉的探討,本文以最有代表性的偈句為對象;由於 8 後期再刊本很多,一偈中的用字常有小的出入,例如「勿使惹塵埃」 和「莫使有塵埃」,其意相順,本文不細究這些差別。 五、結語 以上引用《壇經》的文句解析了〈傳法偈〉的要義,並探討了不 同《壇經》版本的出現以及惠能的一偈和二偈的可能成因。最後,本 文以惠能的開示做結語: 「本來正教無有頓漸,人性自有利鈍,迷人漸修,悟人頓契。自 識本心,自見本性,即無差別。」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長胤先生 的頭像
    長胤先生

    榮興卜卦館

    長胤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